【
中國儀器網 能源環境】2018年7月3日,國務院公開發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以下。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提高電力用煤比例,推進煤炭的清潔利用。過去五年當中重點治理的燃煤電廠已經做到了超低排放,散煤在整個污染物排放量體系中顯得越來越大,也就成為接下來的重點整治對象。
“藍天保衛戰”
從“工業食糧”到去煤化
《三年計劃》劍指煤炭消費量
作為十八世紀以來人類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在過去一直被人們譽為“黑色金子”和“工業食糧”,在范圍內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地域廣闊、礦產豐富的我國,不但是早開始將煤炭作為日常能源的消費國,還是世界大的煤炭生產國和第三大煤炭儲量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化石能源稟賦更是決定了煤炭成為經濟與社會快速發展的能源基礎。如今,我國煤炭消費量約39億噸,占據了的50%。可以說,煤炭主導了中國能源,中國煤炭又主導了煤炭。
然而,隨著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煤炭這一類高污染、高能耗的傳統資源越來越不討喜。曾經因為煤炭而崛起的幾大世界強國,都開始研發、使用和普及更為清潔低耗的新型能源。美國、歐洲的煤電廠陸續關閉,煤炭消費量在的比重保持下降態勢。與此同時,我國也抓緊加大去煤化力度,逐步減少煤炭消費量。有行業人士預測,今年全國將可能減少3000萬噸左右的煤炭量。此次《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頒布,更是將削減煤炭消費量的任務擺在了重要位置。
市場需求縮減倒逼產業轉型
儀器儀表幫助煤炭脫胎換骨
昔日“因煤而興”,今日“因煤而困”。作為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產煤大省的山西,近年來全省經濟遭遇了“斷崖式”下跌,煤炭產業甚至連年虧損、舉步維艱。國內眾多以煤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的地區,都陷入了相似的困境。推動新舊能源轉換、改善環境質量,這是國家堅定不移的發展目標。然而,這些“因煤而生”的地區又該如何面對未來呢?
事實上,煤炭的黃金時代還遠未結束,它的未來不一定是被淘汰,有可能是被改造。實現煤的干凈利用,加快煤炭改造清潔化,賦予煤更多工業價值,或將挽救這一傳統產業。當前,煤化工、清潔煤利用等新技術,已有能力解決煤炭清潔利用、污染物超低排放問題。同時煤炭質量也有了顯著提升,劣質煤逐漸被淘汰。這一切都離不開先進的儀器儀表設備,離不開儀器儀表行業的助力。
目前我國還未禁止使用煤炭,但是對煤炭的質量要求越來越嚴格。因此,煤炭產業有必要采用煤炭機械化采樣設備、制樣設備以及化驗儀器,保證煤炭產品的質量得到準確計量并被充分利用。一般來說,煤質檢測包括采樣、制樣、化驗三大環節。首先是采樣環節,目前可分為機械化采樣和人工采樣,前者能夠更好地保證煤質檢測的準確度和公正性。按采樣方式來分,煤炭機械化采樣設備主要可分為移動煤流采樣機和靜止煤采樣機。接下來是制樣環節,需要使用合適的破碎機和縮分機,通過破碎和縮分不斷減小煤炭粒度、減少質量,滿足制樣的精密度要求。制樣工作人員應當在滿足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合理配備制樣設備,建立優良制樣系統。后關鍵的化驗環節,主要采用量熱儀、工業分析儀、元素分析儀等儀器設備,切實反映煤的熱值、水分、灰分、揮發份、硫含量等各類指標,從而更好地評估煤炭的質量。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近幾年國家對煤炭燃燒過程產生的大氣污染物的重視和整治,這些分析儀器的市場需求不斷上升,技術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
除了提高現有煤炭產品的質量,選擇污染較輕的煤,目前一批研究人員也加快了對清潔煤的研究步伐,努力尋找將煤炭轉化為綠色清潔燃料的方法。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將煤炭中的硫、鐵、石英、硅以及其它一些物質分離出來,因此催生出了更高水平的脫硫設備。未來,“藍天保衛戰”能否大獲成功,煤炭產業能否脫胎換骨、重獲新生,還要看儀器儀表行業能否提供技術支持。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