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時事聚焦】茫茫宇宙,一個神秘訪客正在向太陽系前進。8月30日,一位天文愛好者用自制的望遠鏡發現一個新天體。這顆被命名為C/2019 Q4(Borisov)的天體在隨后的觀測中被認為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目前,這一推測尚未得到天文學聯合會的確認。若推測正確,C/2019 Q4將是繼2017年奧陌陌(Oumuamua)之后第二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也是顆系外彗星。
美國宇航局發布消息稱這顆彗星目前距離太陽約4.2億公里,當前速度約為150000公里/小時,將在12月8日到達近日點,在12月28號到達近地點。這一次,與匆匆而過的奧陌陌不同,C/2019 Q4將在太陽系拜訪幾個月,留給天文學家更多的觀測機會。同時,進入太陽系時,它的亮度也將是奧陌陌的六倍。這是一個觀測系外天體的機會。
彗星是恒星及其行星系統形成時留下的小型天體,保留了行星系統形成時的信息,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將成為人類了解其他恒星系統的重要途徑。通過對慧發
光譜的研究,我們可以分析出彗星釋放的揮發性氣體的成分,從而了解彗星形成星系行星的組成元素,判斷彗星形成星系的類型。
光譜是研究天體的重要方式,天體物理學就是建立在光譜發展的基礎之上。1814年,夫瑯和費將自制棱鏡與一個小望遠鏡組合,完成了架分光儀。用分光儀重復牛頓棱鏡實驗時,夫瑯和費發現了太陽的光譜線(夫瑯和費線),這一事件成為天體光譜學的發端。1858年基爾霍夫和本生發現太陽光譜暗線產生的原因是太陽大氣吸收了部分連續光譜。對比實驗室常見元素的光譜后,太陽的部分組成元素被辨認出來,光譜分析方法由此創立,天體光譜學也成為天體物理學的基石。
對天體的光譜分析有兩種方式:通過比較天體光譜的光譜線與已知元素的光譜可以分析天體的元素組成;測量天體連續光譜在各個波長的強度以及譜線內各波長的強度,經過計算,可以推測天體的溫度、磁場、移動速度等物理性質。如今研究天體光譜早已不再局限于可見光,紅外、紫外等各個波段的電磁波都成為光譜研究的對象。
天文學家呼吁,在C/2019 Q4觀測期內,希望可以用地球強大的望遠鏡對其進行觀測。我國的天體光譜觀測技術已經位居世界前列,2009年建設完成的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郭守敬望遠鏡)據人民日報介紹,是“目前世界上口徑大的光譜巡天望遠鏡,也是世界上新型的、可以實現10米以上更大口徑的大視場望遠鏡的好方案。”在這次難得的研究中,我國或將取得較大成果。
(參考資料來源:科普中國)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