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能源環境】濕地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凈化水質、調節氣候、蓄洪防旱、保護物種資源以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僅是陸地上的天然蓄水庫,而且還是眾多珍貴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因此又被稱為“生命的搖籃”和“地球之腎”。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尤其是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已經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我國是濕地生態系統豐富的國家之一,濕地類型齊全,數量多且面積大,保護濕地資源、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的穩定,對于改善生態環境和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據科技日報報道,1月20日濕地保護法草案初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也是我國首次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立法。據了解,該草案分為總則、濕地管理、濕地保護、濕地修復、檢查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其不僅明確了法律適用的濕地,并且對濕地保護方式、濕地利用和修復、修復方案及措施等進行了說明和規范,同時還規定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及名錄制度,嚴格控制不合理占用濕地現象,通過立法來強化濕地保護和修復。
一直以來,我國政府都十分重視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自從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不僅出臺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02-2030)》、《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等多項政策,而且還成立了“濕地研究中心”,不斷推進并強化濕地保護工作。
濕地保護立法是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濕地資源的重要保證,也是各國推進與強化濕地保護工作的主要手段,只有各個相關部門聯合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法律機制,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濕地被肆意開發破壞的狀況。同時,還應該盡快建立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明確濕地生態效益補償的必要性、補償對象、補償標準及形式等,將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化、常態化。
除此之外,加強濕地保護的科技支撐也非常重要?,F階段,我國的濕地科學研究還比較薄弱,研究體系也不夠完善,在濕地與氣候變化、水資源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夠深入。隨著我國濕地保護工作的逐步深入,濕地氣候研究、水質監測、土壤監測的需求也將會不斷上升,各類監測儀器和先進科技手段也將在濕地保護工作中發揮出更大作用。
濕地遭受到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過于頻繁的生產和活動,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重點工作,濕地生態系統的合理利用和保護意義重大,除了相關法律法規和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的建立及完善,相關部門還需要加大對濕地保護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多策并舉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