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器網 能源環境】今天,我上班刷手機的時候,看到網上出現了不少關于“給地球降溫不靠譜”的消息,內容大概是說一部分科學家和環保團隊反對目前一些通過反射太陽
輻射來緩解氣候升溫的實驗,并且認為給地球降溫不靠譜。那難道說過去那些關于“給冰川蓋‘被子’”“使用反射涂層降低環境溫度”的舉措或者計劃都錯誤了嗎?而當我完整的了解新聞全貌的時候,才明白,是斷章取義造成的消息誤解。
反對給地球降溫?給地球降溫不靠譜?這其實是有前提條件的。首先,給地球降溫作為一種短期應急手段,并沒有問題,而問題在于其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原文反對的那些給地球降溫的試驗,都是涉及到可能破壞
臭氧層或者擾亂地球氣候機制的方法,并非否定所有實驗。同時,反對的理由也不完全是因為給地球降溫不靠譜,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強調,不能因為降溫實驗而忽視了關注溫室氣體排放這個本質的問題。
事實上,從某種角度來說,目前我們提倡的碳捕捉、碳中和本身也屬于給地球降溫的手段,只是,就計劃來看,這是一個長期的規劃,并且伴隨著大量的技術需求與儀器設備要求。而那些主張通過特殊材料以及特殊手段降溫的方法,更多的是為了避免變暖在短時間內造成環境的進一步改變或者說進一步的惡化。兩者之間并不沖突,甚至某些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
那么針對環境問題,我們究竟有哪些長期計劃呢?
這一點其實可以從大方向和小細節兩方面來看。大方向簡單的說就是“碳平衡”。自然界本身對于碳有一定的轉化能力,而和這個轉化能力有直接聯系的便是“森林”。而包括生物呼吸、人類活動、自然災害在內,產生碳排放的途徑其實有很多,理想的情況下,宏觀環境下,碳的排放量應該是接近或者略小于自然的轉化能力的。但是,由于人類發展工業、農業、科技的過程中都會增加碳排放,這也導致了人類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遠高于自然可以承受的碳排放,于是溫室效應便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因此“碳平衡”的目的就是想辦法在提升自然轉化碳的能力的同時,減少人類活動產生的碳,從而促使兩者達到動態平衡,而具體來講就涉及到許多的小細節。
這些小細節包括退耕還林、能源改進、廢氣處理、居民教育等等。退耕還林很好理解,就是為了增加森林的覆蓋率,事實上,這也是目前實施的很好的一個方面了。而能源改進和廢氣處理上則仍處于發展階段。能源上今年來頗受關注的“綠氫”算是一個認可度比較高的方向,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之前我們就“綠氫”發布的相關文章,而廢氣處理目前的難點主要還是在碳捕捉和碳掩埋兩項技術的發展上。
總的來說,給地球降溫這件事,本事是靠譜的,同時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目標,當時更重要的是,大家應該明白如何從根本實現降溫,如何從自身出發助力低碳。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