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通過課本我們了解到“地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也因此明白了,為什么大部分時候,借助指南針我們可以明確的掌握方位;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在深入學習中,我們清楚了地球的磁場其實和南北極并沒有對其,并且也逐漸清楚了地球的磁場不僅僅只是為了給我們指引方向那么簡單。
事實上,當我們回頭去看,將氣球比喻成巨大的磁鐵其實并不準確,因為地球的磁場遠比磁鐵復雜,同時,地球的磁場強度也遠不及大磁鐵那么夸張。根據相關的檢測數據來看,盡管地球巨大,但是其磁場的強度只有一臺電冰箱壓縮機啟動時所產生磁場的兩萬分之一。但也正是這種并不算突出的磁場,在不影響我們生活的情況下,為我們抵御住了宇宙的威脅。像是太陽風、宇宙射線,都會因為地球磁場的影響產生偏移,從而“繞”過地球,不影響到地球的生態圈。而如果沒有這層磁場,在這些宇宙威脅的影響下,地球會變得干燥貧瘠,變得像火星那樣。
而除了“防御”功能,地球磁場還為我們創造了不少的自然奇觀,極光便是其中之一。極光的產生其實源自地球抵御太陽風的過程。簡單來說當太陽風被磁場所排斥到磁極兩端后,又會與大氣層產生反應,使大氣層中的分子或是原子發生碰撞并釋放能量從而形成極光。
而從科研的角度來說,研究地球的磁場對于人類保護地球、探索生態、探索宇宙都有很重要的意義,但與此同時,想要了解到地球微弱的磁場變化對于設備的精度要求又非常高。于是在衛星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地球磁場探測自然也成為了衛星的一個重要課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天,目前我國地磁場探測精度最高的衛星投入使用(信息源:科技日報)。據悉,11月28日內地與澳門合作研制的首顆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投入使用儀式在澳門舉行。該衛星采用“A星+B星”聯合觀測模式。報道中提到“A星搭載高精度磁場觀測載荷、能量
電子譜儀、激光反射器等載荷,重點開展高精度地球磁場測量任務;B星搭載中能粒子探測器、太陽X射線探測器、激光反射器等載荷,重點開展太陽X射線和地球內
輻射帶能量粒子探測任務。A星和B星聯合對南大西洋異常區高能粒子的時空分布結構開展觀測”。
從空間技術發展來看,該衛星將會大幅提高我國空間磁場探測技術水平。除此之外,項目本身也打開了內地、澳門科研創新合作的新方式,這對于兩岸經濟建設以及科技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