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4年,碧水源接連拿下了工業零排、污水資源化、海水淡化領域等多個大型項目,新年開局相當惹眼。
如聯合中標太原市中北高新區上蘭新材料園區工業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中標金額約4.8億元。該項目建設規模為1.5萬噸/天,是太原市政府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配套工程。
再如聯合中標商河縣城鄉水環境提升項目,中標金額8億,該項目由3個子項目組成,建設內容包括商河縣城市污水廠網一體化提升改造、商河縣城區
建筑小區排水提升改造、商河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以及河南方城污水處理綜合提升特許經營項目,中標金額4億;黃驊市海水綜合利用一體
化工程項目,總投資約5億,建設內容包括排水系統、預處理系統、海水淡化系統、光伏及儲能系統等設施。
諸如此類,開年就收獲頗豐,碧水源披露的2023年財務預算報告也稱得上亮眼。據悉,其營收預計同比增長10%到20%,凈利潤也同樣,這在環保行業一大批預虧的企業中已經很亮眼了。
扭轉雙降局面,重回高增長態勢,從本質上來說,碧水源技術過硬是客觀條件。此外,目標和定位合理,戰略重構和結構優化等策略執行到位等多重因素疊加,碧水源聚焦主業、落實減虧治虧、加大應收清欠等方面的措施獲得了可見的成效。
更值得注意的是,碧水源在膜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開始
輻射其他產業,比如碧水源新進軍的新材料領域。
新材料產業,是目前我國非常重視且重點發展的一個類別。作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新材料已經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22年市場總產值達到了6.8萬億,10年間增長了6倍左右,近兩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態勢。
截至2023年10月,我國新材料領域已經有立7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35個新材料重點平臺,新材料規上企業超過2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2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48家。
時值我國提出“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就是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符合新發展理念的新概念,業界認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必然會給新材料產業帶來正面沖擊。
碧水源的入局,顯然并不是毫無依據。早在2017年的時候,碧水源就官宣了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合作,簽署了“環境保護新材料聯合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目標指向功能性過濾/凈化新材料與新型資源材料綜合利用等新領域。
碧水源表示,在做海水淡化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吸附劑的技術儲備,真正布局大約是從鹽湖提鋰業務被提上日程的時候,目前鹽湖提鋰已經成為碧水源向新材料方向發展的敲門磚,并開始具現化未來水廠概念,就污水中特定元素提取和回用進行新一輪研究。
2023年碧水源也曾回應,其首個1.5億吸附劑訂單的獲取標志著公司鹽湖提鋰領域膜技術與吸附劑技術均得到市場認可。雖然碧水源鹽湖提鋰業務占整體業務比還較小,但這是碧水源開拓新材料應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按照規劃,碧水源聚焦膜產業鏈技術領域應用基礎研究,鹽湖提鋰、工業零排等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在補強產業鏈。下一步,碧水源會瞄準振動MBR技術研發與應用、基于大數據分析技術的膜污染預測與優化、高品質反滲透膜開發、高性能納濾膜開發、超微濾膜綠色生產研究、戰略新興產業方向的膜與新材料研究等重點研發領域,兩端發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同時,圍繞海水淡化、工業零排、鹽湖提鋰等新材料領域,構筑公司未來發展新優勢。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