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行業要聞】有時候,偽科學可能就誕生于公眾人物的一次節目上。根據科技日報報道,前段時間,因為某藝人在綜藝節目上向觀眾推廣了防曬糖這樣東西,使得小小的糖丸在飯圈引起了不小的波動。但是經過有關的醫師分析,這種糖丸并沒有辦法起到防曬作用,并且,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以目前的科學水平來說,通過服用相關產品起到防曬的目的本身也是一種天方夜譚。
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號稱可以口服防曬的產品,都存在混淆概念的情況。據了解,大部分宣傳可以通過口服達到防曬的產品,都會在宣傳的時候表明自己產品中添加了大量的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比如山藥、維生素C、梔子花提取物……而抗氧化作用并不等于防曬,所以將兩者聯系在一起本身就是錯誤的。
那么夏季防曬要靠什么呢?避免紫外線才是關鍵,換言之傳統的遮陽傘、防曬霜,用對了防曬效果就很好。不過,想要挑選好的防曬霜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針對這個問題,科學儀器或許能幫到大家。
目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防曬霜,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依靠二氧化鈦、氧化鋅等物質,通過在肌膚表面覆蓋一層防護層,達到反射紫外線的目的,從而起到防曬作用的物理防曬霜;另一類是通過楊酸鹽類、桂皮酸鹽類等
化學物質,通過讓其與肌膚細胞結合,在皮膚受損前吸收部分紫外線達到防曬效果。兩類產品本身并沒有直觀的優劣之分,安全情況具體還是看其成分的構成。
而防曬霜作為一種通過涂抹達到幫助肌膚抵御紫外線的產品,本質上是屬于化妝品及膚護品這一類別的,因此其生產運作及品質鑒定也受到《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等相關政策法規的約束。目前常見防曬霜安全問題包括重
金屬超標、過量或違法添加化學藥劑、細菌含量超標、產品與包裝描述不符等。此外,針對化學防曬霜還有桂皮酸鹽過量使用的問題。
與此同時,相關的檢測方法也是以此作為切入點展開的。防曬霜的檢驗包括重金屬含量檢驗、
微生物檢驗、霉菌檢驗、防腐劑及添加劑檢驗、激素檢驗等。常見的檢驗方法有理化檢驗方法、微生物檢驗方法等。以重金屬檢驗為例,使用原子熒光光度法,通過特定元素燈照射防曬霜樣品,將樣品中的待測元素激發脫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熒光,并根據此進行分析便可以得出防曬霜樣品中重金屬物質含量。此外,針對需要定性定量分析防曬霜化合物成分的場合,還可以采用氣質聯用儀。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客觀的來說,許多人迷信口服防曬,主要原因還是貪圖方便,但是防曬霜尚且需要定時涂抹才能起到戶外防曬的目的,又怎么可能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呢?而且,關于防曬,關鍵之一還是在于平時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長時間暴露在正午的陽光下。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