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網 食品檢測】春耕秋實,提到果蔬的種植,大多數人可能會聯想到辛勤耕作的農民以及我們國家特有的“節氣”概念,但是你是否想過那些粒大味美的水果和清爽甘甜的蔬菜,可能是出自一位位程序員之手呢?
近日,“用人工智能種番茄”在網絡上成為了話題點,而其中內容并非噱頭,而是從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5G、
傳感器、物聯網、機器人等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熱點技術在科學種植上的運用,講述了一項可復制可落地的智慧農業技術。
在科技日報報道的《用人工智能種番茄 收獲“兒時味道”》中,更是提到了這種通過這種智慧農業技術種植出來的高品質番茄“嘗過的人無不稱贊——‘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不過這并不是科學技術首次被運用到農業上。
事實上,早在很久以前,科學知識以及科學技術就在農業上有所滲透,而我們熟悉的溫室,其實本質上就是采用技術人為的給果蔬制造一個適合種植的環境。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嫁接,比如人工授粉。換言之,其實當我們在品嘗一日三餐事,科技已經再給我們使用的食材帶來潛移默化的改變。
不過科技并非止步于此,現在技術給我們帶來的變化或許更加神奇。
如今,果蔬的種植講究更高效、更安全、更可口。而當我們回憶常聽到的食安問題,無非就是重
金屬污染、果蔬中檢測出激素、食材表面存在農藥殘留等等,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農藥、殺蟲劑、生長激素的使用。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通過現代技術取代這些傳統
化學物質的使用,在保證農作物原生態的情況下達到增產、提高品質的目的。
以人工智能為例。在果蔬種植中使用的人工智能,主要要運用到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簡單的說,通過光學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達到控制種植環境適宜程度的目的,通過物聯網技術將不同棚中種植的數據聯系起來更好的規劃澆水、打理、采摘的周期,通過計算機技術設計出一套合適的自動化方案,之后通過大數據規劃出一個合適的種植方案,再經由人工智能的學習,使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全天候的調節。
而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用現代技術種植“兒時味道”恰恰證明現代儀器在對溫度、光照、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檢測上的精準度以及對土壤、水體檢測上的便攜程度的進步。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相信科技會在養殖業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而未來我們能夠品嘗到的果蔬相信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味。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